第十届ECF能源技术创新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获奖项目:高频压力裂缝监测技术与应用
获奖企业:安徽井上天华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项目名称:高频压力裂缝监测技术与应用
所属企业:安徽井上天华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获评奖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编号:ECF-2025-SET-1015
项目主要参与人:梁兴、郝有志、王维旭、李清宇、梁恩茂、范小东、卢志炜、张磊、李乐赢

评审专家点评: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创新研发千赫兹级高频压力裂缝监测技术,构建了井口高频监测装备、波动–渗流双信号解耦与协同反演理论及智能云端决策平台,实现压裂全过程的实时监测与动态分析。该技术以较低成本实现高分辨率监测,显著提升了压裂改造评估与现场决策的精度与效率。成果已在浙江等油田成功应用,取得良好经济与社会效益,为非常规油气压裂施工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新监测手段,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主要创新点:
高频压力裂缝监测技术颠覆传统“黑箱”压裂理念,通过千赫兹高频监测实现毫秒级“侦听”,揭示裂缝动态扩展,使压裂从经验性“艺术”转变为数据驱动的“科学”。创新性提出“波动-渗流双信号解耦”理论,协同反演裂缝几何参数与地层物性,实现从形态描述到效能量化的跨越。并构建“监测-诊断-调控”智能闭环系统,实现从静态设计到动态优化、从事后分析到实时调控的跨越,显著提升施工精度与采收率。
产品主要用途、技术原理:
高频压力裂缝监测技术借助井口安装亳秒级 1Hz高精度高频压力监测仪器和监测计算云平台,利用水击波倒谱分析理论和停泵压降渗流理论,在油气井大规模多段水力压裂和闷井返排过程中,对压裂裂缝起裂情况、黎缝规模和地层改造效果、闷井期间动态监测、测试返排过程中的油嘴制度优化、产能分析等方面进行监测分析,为压裂规模优化、暂堵措施调整、闷井优化和返排测试制度调整提供重要支撑,为单井压裂期间套变、桥塞失封、砂堵:多井压裂期间压窜等事件进行预防。技术围绕透明油气藏理念,为压裂油气井的效益开发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对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技术应用:
该技术在浙江油田渝西大安区块成功应用透明油气藏开发“大安模式”,在全国应用 350 口井例近4000 压裂段。袈缝诊断簇进液准确率 90%以上,测试页岩气产量最高超 30 万方/天,地层动态参数产能计算与实测产量吻合超过 95%,形成我国首个 4500 米以上深层页岩气高频压力监测高效开发范例。该技术自 2021年起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延长石油4大油公司成功应用,覆盖页岩、缝洞、致密砂岩、火山岩各类储层,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煤层气等油气类型以及直井、水平井及斜井等井型。技术在浙江油田昭通国家级示范区黄金坝中深层气田、叙永太阳浅层页岩气田、重庆渝西大安深层页岩气田:大庆油田古龙、平页、徐深区块;西南油气田川渝、泸州区块;胜利油田东营、淄博、德州、哈山区块:青海油田英页、茫崖区块、长庆油田榆林、庆阳、鄂尔多斯区块、吐哈油田吉木萨尔、中海油渤海、南海区块:玉门油田环庆采油厂、塔里木油田满深、塔中、大北区块:中石油煤层气公司延安、临汾区块、辽河油田、冀东油田榆林区块、大港油田官页区块、吉林油田等成功应用,对现场压裂效果进行了完整准确数据采集,以高效的数据分析和汇报支撑现场施工。高频压力裂缝技术的应用效果助力非常规油气井压裂改造增产规模化效益开发,通过连接地质-工程一体化,为现场施工提供保障和有力支撑,间接为油气田增产降本,实现压裂油气井经济高效开发。
- 2025-07-09
- 焦点:《关于2025年度AI赋能非常规油气挑战赛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5-06-04
- 焦点:《关于开展2025年度ECF能源技术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4-07-11
- 涪陵页岩气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