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ECF能源技术创新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获奖项目:低浓度瓦斯中温中压蓄热氧化项目
获奖企业: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低浓度瓦斯中温中压蓄热氧化项目
所属企业: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获评奖项: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编号:ECF-2025-SET-1004
项目主要参与人:邵剑波

评审专家点评: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针对煤矿低浓度瓦斯治理中的燃烧稳定性差、能效低及安全风险高等行业痛点,构建了蓄热预热、高温氧化、气流切换与吹扫、余热回收四位一体的中温中压蓄热氧化技术体系。项目创新性地实现了多室气流精准控制、蓄热陶瓷床高效换热与智能化安全联锁运行,装置连续稳定运行超过8000小时,显著提升了瓦斯处理效率与能量回收率。成果在多家煤矿企业开展应用示范,推动了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带动上下游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和提升矿区本质安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主要创新点:
1.技术复杂性
涉及高温氧化(通常 800-950°C)、高效热回收(>95%)、快速切换阀、陶瓷蓄热体等复杂技术和材料学。
2.工程设计复杂性
精确计算热平衡、压力损失、蓄热体体积/材质选择、燃烧室尺寸、停留时间等。复杂的废气收集管网设计,以及高温烟气管道的热膨胀补偿。高温设备的保温、支撑结构、热膨胀处理。防爆设计、泄爆装置、紧急排放、完善的联锁保护系统。3.运行与维护复杂性理解工艺流程、控制系统,能进行日常监控、参数调整、基本故障判断和处理。
产品主要用途、技术原理:
低浓度瓦斯(甲烷体积分数<8%)因易爆炸、利用难度大常被直接排放,该技术可安全处理此类瓦斯,同时回收热能用于供暖、发电或工业用热,实现瓦斯“零排放”与资源化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煤矿等场景瓦斯排放安全。
利用多孔蓄热体(如陶瓷、蜂窝体)的高导热性与蓄热能力,在反应器内构建高温氧化环境1.预加热阶段,蓄热体吸收热量至甲烷氧化温度(600-800C):2.氧化阶段,低浓度瓦斯流经高温蓄热体,甲烷在无明火下被催化/直接氧化为 CO,和 HO,释放热量:3.热量回收阶段,部分热量加热未反应瓦斯,实现热循环,维持系统稳定运行,降低能耗。
技术应用:
已应用情况项目落地与验收:本项目于2023年6月1日启动设计,2023年11月21日通过山西国际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竣工验收,目前3台 60000m' /h 瓦斯氧化装置稳定运行,可产 18t/h 饱和蒸汽,完全满足煤矿所在地煤业自用及临近矿区供暖需求:
技术认证与获奖:项目核心技术“超低浓度瓦斯氧化利用技术” 被列为《煤炭绿色低碳先进技术及典型案例(2024版)》,成为煤炭行业低浓度瓦斯治理的标杆技术:
运行效果:截至2025年6月,装置连续运行超8000小时,净化效率稳定>99.5%,热回收效率≥95%,年减排低浓度瓦斯超 1200 吨、00:超 1000 吨,年节省天然气超 50 万立方米,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显著。
- 2025-07-09
- 焦点:《关于2025年度AI赋能非常规油气挑战赛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5-06-04
- 焦点:《关于开展2025年度ECF能源技术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4-07-11
- 涪陵页岩气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