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ECF能源技术创新奖2022-环保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奖
获奖项目:长庆页岩油气可回收压裂液及配套技术ECF-2022-SEP-1004
获奖企业: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项目名称:长庆页岩油气可回收压裂液及配套技术
所属企业: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成果水平: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编号:ECF-2022-SEP-1004
项目主要参与人: 张冕 王文武 高燕 杨博丽 徐迎新 邵秀丽 姚兰 王亚军 吕莉
LGF-80驱油压裂液
评审专家点评:国内领先水平。随着非常规储层的大规模体积压裂,保障充足的水资源是该项技术的关键,在我国的山区及戈壁滩水资源受限的条件,该项技术极大的缓解了等水资源匮乏地区的现场用水压力,同时减少了返排液的处理费用,实现了非常规储层增产增效、低成本、清洁环保。该技术提出耐高硬度可回收肌胶压裂液体系、 仿肤型可回收表面活性剂压裂液、返排液电絮凝处理重复利用工艺技术,并在长庆油田陇东致密油国家示范区广泛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但该技术目前还仅仅局限于长庆油田的应用,应加大推广力度。
主要创新点:
研发具有磺酸基和磷酸基耐温基团、甲基丙烯酸耐剪切单体的仿肽型超长疏水碳链稠化剂,实现表面活性剂压裂液耐温165℃、耐盐100000mg/L;
通过具有缓冲性低碱度、分段梯次交联功能的胍胶压裂液交联剂,实现采出水、压裂酸化合排液等高硬度水再配胍胶携砂液;
应用耐菌抗腐、强络合屏蔽及调驱技术,实现了返排液不去除离子即可重复利用工艺,不返排部分可用于调驱;
形成压裂返排液“电絮凝-固液分离-PH值调节-杀菌”的处理工艺,优化出电絮凝处理极板间距、电流强度、反应时间等操作参数;
自主设计研发3套处理量30~50m3/h可调的连续电絮凝系列撬装处理装置,实现了该工艺的工业化应用。
产品主要用途、技术原理:
通过梯次交联、缓冲性低碱度及强络合技术,以及超长疏水碳链分子结构设计,实现了酸压合排液、采出水等高硬度水再配胍胶压裂液的良好性能;
通过超长疏水碳链分子结构设计形成的仿肤型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提高了清洁压裂液耐温能力,实现了胍胶、聚合物等多类型压后混合返排液,无需调节水质和去除离子,连续在线混配施工及返排液重复利用。
利用电絮凝技术集絮凝、气浮、氧化还原等多重作用于一体,揭示其用于页岩油胍胶压裂返排液反应机理,优化出一套极板间距、电流强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自主设计处理量可调的连续电絮凝系列撬装处理装置,实现了该工艺的工业化应用。
技术应用:
仿肽型表面活性剂压裂液技术成功回用了EM聚合物体系及胍胶体系返排液再配液,压裂液粘度60~72mPa·s,携砂性能稳定;高硬度胍胶压裂液首次实现了回用酸压合排液,交联时间85s,耐温90℃以上。
耐盐抗硬度可回收压裂液体系在长庆油气田及壳牌长北气田工业化应用244井次,入地液量7.12万余方,其中3.2万余方的压裂液是采用回收液配制,返排液循环利用多达9次。
电絮凝处理技术在21个井场处理返排液10009方,处理后水澄清透明,返排液浊度、硬度、悬浮物含量等指标降低幅度≥90%,水质指标达到回用要求,重配液耐温110℃以上。
- 2024-07-11
- 涪陵页岩气观察
- 2024-07-06
- 《ECF国际周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