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获重大突破!
3月25日,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开发传来捷报——长宁H35-2井应用自主研发的"水基替代油基"钻井液技术顺利完成现场试验,钻井周期仅52.4天,单井钻井液及岩屑处置成本同比油基条件下降低30%,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石油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迈上新台阶,为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提供了新路径。
为破解油基钻井液难题,攻克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地层井壁失稳、摩阻高等带来的钻井难题,长宁公司联合西南石油大学等科研高校历时四年攻关,成功研发具有强封堵、强抑制特性的新型水基钻井液体系。该技术通过纳微米封堵材料等核心处理剂创新,使水基钻井液性能接近油基水平,破解了传统油基体系成本高、环保风险大的行业痛点。
“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其性能直接影响钻井速度、安全和产量。”据长宁公司地质工程部技术负责人介绍,“我们创新研发三效水基钻井液体系,以三效协同作用机制为核心,通过微纳米封堵材料构建物理屏障、无毒性黏土矿物表面水化抑制剂调控化学稳定、‘液+固’复合润滑剂优化摩阻控制,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井壁稳定解决方案。”
为确保现场试验成功,在西南油气田公司的指导下,长宁公司高度重视,联合开发事业部、渤海钻探等单位成立工作专班,优选平台、井位,研讨试验方案,地质工程、技术经济一体化整体推进试验进度。长宁H35-2井Ф215.9毫米井眼采用新型水基钻井液体系,克服了靶前位移大、水平段微幅构造发育带来的轨迹调整频繁、区块边界三维地震资料品质欠佳等不利因素,顺利钻至完钻井深4756米,水平段长度1606米,裸眼段长度3156米,本开次钻井周期21天、完井周期5.6天,钻完井期间钻井液性能稳定,无漏失、无掉块和井壁垮塌现象,实现了安全快速钻进。
长宁公司将总结试验经验,形成“水基替代油基”可规模推广模板,并配套井身结构“瘦身”、工程箱体+常规定向替代旋转导向工具等系列技术措施,通过"极限控投降本"系列举措,单井工程投资可进一步降低,实现EUR 0.75亿立方米资源的效益开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指出,“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是页岩气开发领域的重大进步。它不仅实现了环保与性能的完美融合,更开创了绿色高效开发的新模式,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
访院士赵文智:认清陆相页岩油“扼喉”之关,方能高产高效2025-04-02
-
关注:中石化重点实验室10个课题基金开放!勘探开发数智技术!22日截止2025-04-02
-
中石油鼎力支持!青年人才是关键!2025-04-01
-
北京大学获批成立深层煤层气开发实验室!2025-04-01
-
新疆油田这项百万吨工程项目正式启动!2025-04-01
- 2024-07-11
- 涪陵页岩气观察
- 2024-07-06
- 《ECF国际周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