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2025-2026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报
中国石化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是2024年2月批准建设的中国石化集团重点实验室,依托华东油气分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等五家单位共同建设。实验室以煤层气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面向制约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难题,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开展煤层气基础地质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丰富煤层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理论,打造国家级原创技术策源地,培育高水平科研团队,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引领深层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依据《中国石化创新平台管理办法》、《中国石化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管理细则》,实验室本着“开放、透明、公平、竞争”的原则,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学者共同研究、联合攻关,促进煤层气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实验室特面向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设立开放基金课题,资助与重点实验室建设方向有关、具有研究攻关价值的研究项目。
课题1:深部煤储层多场耦合条件下孔缝演化与成储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
1.低阶煤孔隙-裂缝演化模拟分析;
2.多场耦合下跨尺度孔缝演化模式研究;
3.多因素制约的深层煤储层成储机制研究。
预期目标:
1.构建深部煤储层跨尺度多场耦合孔缝演化模式;
2.揭示煤质、煤阶、埋深控储作用机制;
3.SCI论文2篇,发明专利1件,讲座1次。
课题2:煤储层孔隙气水定量表征及微观赋存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
1.煤层气水赋存规律研究;
2.煤层孔隙结构对气水产出影响机制研究;
3.多尺度孔缝系统气体运移机制研究;
4.煤层气全过程产出规律研究。
预期目标:
1.揭示不同区块气水赋存规律;
2.揭示不同流动机制对气体流动的相对贡献规律;
3.揭示煤层气全过程产出规律;
4.SCI论文2篇,发明专利1件,讲座1次。
课题3:深层高阶煤储层压后多尺度流动机制及高效排采制度研究
研究内容:
1.压后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多尺度气水流动规律及启动压力变化特征;
2.以深层高阶煤层气井生产特征为基础,充分考虑现场可操作性,合理划分排采管控阶段;
3.深层高阶煤层气藏的高效排采制度研究。
预期目标:
1.揭示深层高阶煤储层压后多尺度流动机制;
2.形成深层高阶煤储层高效排采制度建议;
3.SCI论文2篇,发明专利1件,讲座1次。
课题4:煤岩强滤失地质力学模型构建与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研究内容:
1.煤岩滤失系数影响因素和评价模型;
2.构建煤岩强滤失地质力学模型;
3.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预期目标:
1.明确煤岩滤失性影响因素,建立煤岩滤失系数评价模型;
2.明确强滤失煤岩裂缝扩展规律;
3.EI论文2篇,发明专利1件,讲座1次。
课题5:煤岩含水条件下吸附解吸机理与储层敏感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
1.纳米孔隙甲烷赋存特征研究。搭建不同煤阶孔隙壁面及孔隙模型,分析不同尺寸微纳米孔裂隙甲烷吸附能力,确定不同尺寸微纳米孔隙中甲烷吸附态-游离态占比;
2.水分对吸附解吸机理的影响。水分赋存形式与煤岩孔隙结构的耦合关系,水分子与甲烷的竞争吸附机制,水分对解吸滞后效应的作用机制;
3.甲烷吸附滞留率的关键因素分析。滞留甲烷的赋存状态表征,滞留率控制的关键因素解析;
4.提高解吸效率的技术路径。物理场激励下的解吸促进机制,化学添加剂调控解吸界面行为,生物-化学协同解吸技术。
预期目标:
1.揭示微纳米孔裂隙对甲烷吸附解吸行为影响机制;
2.明确含水条件下的吸附解吸机理;
3.明确影响解吸速率的主控因素;
4.EI论文2篇,发明专利1件,讲座1次。
课题6:煤岩改性促解吸机理及表面活性剂优选
研究内容:
1.开展解吸剂对煤岩促解吸机理研究;
2.煤岩促解吸剂评价方法研究;
3.优选出适合于晋中、南川、织金的解吸剂体系,提高采收率。
预期目标:
1.揭示表面活性剂对煤岩促解吸机理;
2.优选出适合于晋中、南川、织金的解吸剂体系,实验室条件下提高采收率20%以上;
3.EI论文2篇,发明专利1件,讲座1次。
课题7:煤层气井壁失稳机理及防控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
1.南川深层煤层气水平井井壁失稳机理研究;
2.高性能钻井液体系研制与优选;
3.水平段安全钻进密度窗口研究。
预期目标:
1.揭示深部煤层气井壁失稳机理;
2.形成一套煤层气水平井成井技术;
3.EI论文2篇,发明专利1件,讲座1次。
课题8:深层多薄煤层有效造缝及高效支撑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1.深层多薄煤层有效造缝技术研究;
2.深层多薄煤层支撑剂高效铺置技术研究;
3.强吸水煤层减水压裂技术研究。
预期目标:
1.揭示多层合压人工裂缝协同扩展规律;
2.形成深层多薄煤层支撑剂高效铺置规律认识;
3.EI论文2篇,发明专利1件,讲座1次。
课题9:深层煤层气压后粉-砂运移机理及裂缝导流伤害研究
研究内容:
1.深部煤层大规模水力压裂煤粉产生机制研究;
2.复杂裂缝条件下煤粉缝内运移规律研究;
3.煤粉对裂缝导流损伤机制研究。
预期目标:
1.揭示深部煤层大规模水力压裂煤粉产生机制;
2.揭示复杂裂缝条件下煤粉缝内运移规律;
3.EI论文2篇,发明专利1件,讲座1次。
1.实验室按照“激励创新、公平公正、择优支持”的原则,采取自由申请、实验室初审、专家评审的程序遴选开放基金课题。
2.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面向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申请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递交申请当年1月1日不超过45周岁,原则上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
(2)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或硕士学位人员需要2名本领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3)申请者与项目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和可靠的时间保证,并具有基本的研究条件,能到本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4)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申请项目数,连同在研的基金项目数不得超过两项。已获得资助者再次申请,申请书须附已资助项目的研究进展报告或结题报告,以及主要研究成果。
3.基金资助项目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以本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中文名称为“中国石化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英文名称为“Sinopec Key Laboratory of Deep Coalbed Methan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通讯地址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75号金融城9号楼”,邮政编码为“210019”。
4.申请者应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申请书,并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寄交本实验室1份纸质件,相应的电子文档PDF文件和WORD文件发送至电子邮箱备查。只需填写课题申请书,初评通过后再写课题设计书。申请人若有书面证明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作为申请书附件一并提供。所有材料不退,请自行留底。如需答辩汇报,另行通知提交PPT文件。
5.资助额度与周期:1-3项研究周期2年,每项20万元;4-9项研究周期1年,每项15万元。
6.知识产权数量:1-3项发表以平台为第一署名的SCI论文2篇,申报平台依托单位第一署名的发明专利1项,讲座1次。4-9项发表以平台为第一署名的EI及以上论文2篇,申报平台依托单位第一署名的发明专利1项,讲座1次。
7.申报起止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7月30日,以电子邮件发出时间和快递邮寄时间为准。
联系方式:
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75号金融城9号楼
邮编:210019
联系人: 熊 斌 15905153470(收件人)
吴 剑 15295717803
E-mail: xiongb.hdsj@sinopec.com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
中国石化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
2025年6月30日

-
二氧化碳高效驱替技术,长庆油田页岩油压裂用水减30%!2025-07-02
-
西南油气田最新研发深层页岩气压裂设备取得大范围成功!2025-07-01
-
重磅!吉木萨尔页岩油示范区产量创历史新高!2025-07-01
-
中石油两大单位致密气等三大领域技术重大合作!2025-07-01
-
长庆煤岩气压裂项目圆满完成!我国煤岩气开发技术已到达新阶段!2025-06-30
-
中石化胜利油田总经理被授予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