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工业的"最强大脑":智能化转型的生存之战
这篇关于人工智能在油气行业应用的论文,以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行业面临的生存危机——东北某油田电能消耗占比高达总能耗三分之一,这一数字犹如一记警钟,宣告着传统生产模式已难以为继。在"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双重压力下,智能化不再是锦上添花的选项,而是关乎行业存亡的必由之路。
图1展示的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消费量剪刀差,直观呈现了能源结构的不可逆变革。当新能源占比逐年攀升时,油气行业若不能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降本减碳"的双重突破,必将丧失市场竞争力。文中揭示的"高含水期开发成本激增"困境,正是倒逼行业变革的典型例证。
文中介绍的智能间抽技术应用案例尤为震撼。传统间抽制度制定需要复杂人工测算,而基于AI算法的预测模型可将决策周期从72小时压缩至7分钟,这种效率跃升正是智能化价值的生动体现。如图2所示的分布式储能系统,通过智能调度实现风光电能的精准消纳,为解决新能源间歇性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论文第三部分提出的"云边协同"技术架构尤为关键。在油价波动加剧的今天,只有通过实时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动态优化。作者构建的混合能耗预测模型(如图3所示),将深度学习与传统机理模型融合,这种"双轮驱动"模式正是破解油气复杂系统难题的密钥。
图3 基于深度学习的预测模型
掩卷深思,油气智能化已超越技术升级范畴,成为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命题。当传统经验逼近极限时,唯有通过人工智能重构生产逻辑,才能释放老油田剩余潜力、降低新能源应用成本。这场转型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培养既懂地质油藏又精通算法的复合型人才。时间不等人,油气智能化的竞赛已经鸣枪,慢进亦是退。
来源:上海联合非常规能源研究中心
编辑:乔安
欢迎转载,转载请写明出处。

版权声明:稿件为ECF国际页岩气论坛(www.energychinaforum.com)负责编译,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
中石油三项全国“首套”创新技术公布!均已取得广泛应用!2025-07-30
-
侯启军会面国家管网领导深化合作!二人曾是多年同事!2025-07-30
-
官方认证!我国煤岩气产量成为天然气增长接替资源!2025-07-30
-
安芷生院士牵头!陕西一万米深井正式开钻!2025-07-29
-
中石油在河北成立新公司!专注非常规能源开发!2025-07-29
-
侯启军上任后首次!正式发布新一阶段下中石化重点决策方向!2025-07-29
- 2025-07-09
- 焦点:《关于2025年度AI赋能非常规油气挑战赛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5-06-04
- 焦点:《关于开展2025年度ECF能源技术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4-07-11
- 涪陵页岩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