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三项全国“首套”创新技术公布!均已取得广泛应用!
7月25日、26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动员广大干部员工坚持创新第一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公司发展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中国石油各企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坚持高端智能绿色方向推动产业创新,取得了多项新突破,创造了“国内首例”。

国内首套!120立方米固定式超低温储罐问世
120立方米固定式超低温储罐的成功研制,实现了关键材料、核心工艺及整机制造完全自主可控,静态蒸发率小于0.49%/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较于国内现有小型容器,该储罐装车时间从7天缩短至8小时,装车过程气化率从50%降至3%。目前,CPECC围绕该技术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8项,主导制定行业和团体标准9项。此外,该产品已通过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PED认证。
CPECC历时3年,攻克了超低温材料物性数据少、绝热材料抽真空难等难题,有效确保了储罐在极端温差条件下的气密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抗脆裂性能和绝热性能。今年3月17日,该储罐在项目现场完成测试。其技术可应用于液氢等深冷领域,还能为可控核聚变低温恒温器和低温工厂提供支撑,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首个!百万吨级非混相驱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核心工程投产
7月18日,大庆油田采油七厂敖南油田CCUS-EOR(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与提高原油采收率)扩大试验区集输系统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首个百万吨级非混相驱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核心工程正式落地。
该试验区于2024年7月动工,仅用113天就建成一座日注入能力达800吨的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站、22口注入井及38口采出井工艺系统。当年12月,试验区正式注入二氧化碳。截至集输系统投产前,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7.9万吨。
为保障油井顺利投产,在大庆油田公司CCUS专班及相关部室的组织下,CCUS项目部创新采用“水气交替+焖井扩散+单井动态调控”方式,消除了低温二氧化碳造成集油环冻堵的风险,实现38口采出井一次性投产。针对采出液含气量大冲击转油站原集输系统的难题,科研人员设计了两级分离的工艺流程,通过在“三合一”分离器前增加气液分离器,将进站采出液压力稳定在0.3兆帕上下的优化区间,大幅提升了集输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该系统的投运,填补了我国在百万吨级非混相驱CCUS全产业链建设领域的空白,为石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对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首破万吨!长庆油田页岩油日产量相当于新增一个中型油田
7月23日,鄂尔多斯盆地传来喜讯——经过8年的技术攻坚和规模建设,长庆油田的页岩油日产量首次突破万吨。这意味着长庆油田的页岩油年产能力达到350万吨以上,相当于新增一个中型油田。
页岩油被称为“藏在石头缝中的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资源,渗透率只相当于国内常规油田的千分之一,是全球罕见的低压页岩油田。
近年来,长庆油田坚定信念、解放思想,以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推进页岩油气革命,深化页岩油成藏机理、富集规律研究,探索形成了盆地陆相页岩层系“源储共生”等地质理论,首次揭示了4亿年前大型内陆淡水湖盆泥页岩成藏规律,打开了盆地页岩油资源宝库。截至目前,长庆油田已累计生产页岩油超过1850万吨,成为国内页岩油主产区。
长庆油田按照集团公司提出“页岩革命时不我待”的要求,自主创新形成了水平井丛式布井、橇装化组合建站、伴生气多元联产、数字化无人值守的开发模式,加速推动页岩油开发进程,打造出国内首个页岩油开发的成功案例。今年年初以来,长庆油田持续加快页岩油上产,部署超过70万吨的产能规模,目前已投产水平井135口。

-
侯启军会面国家管网领导深化合作!二人曾是多年同事!2025-07-30
-
官方认证!我国煤岩气产量成为天然气增长接替资源!2025-07-30
-
安芷生院士牵头!陕西一万米深井正式开钻!2025-07-29
-
中石油在河北成立新公司!专注非常规能源开发!2025-07-29
-
侯启军上任后首次!正式发布新一阶段下中石化重点决策方向!2025-07-29
-
中石油自研页岩油、煤岩气压裂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两大功能首次突破2025-07-28
- 2025-07-09
- 焦点:《关于2025年度AI赋能非常规油气挑战赛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5-06-04
- 焦点:《关于开展2025年度ECF能源技术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4-07-11
- 涪陵页岩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