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四大单位联合合作攻关效果显著!我国压裂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攻关背景
中国石化东部断陷盆地陆相页岩埋藏深、储层温度高,陆相页岩储层普遍发育多夹层隔层,对压裂液耐温抗盐降阻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耐温抗盐滑溜水体系与国外油服公司技术存在代差。面对挑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要求充分发挥上下游一体化优势,全面提升压裂液技术水平。石勘院联合北京化工研究院、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江苏油田,依托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成功研制出具有中国石化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耐高温高矿化度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一举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
技术亮点
在中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部的统筹组织下,组建了覆盖“材料研发-工艺优化-现场试验”全流程的上下游协同攻关团队。
降阻剂共聚物经过系统构效关系研究,引入强极性空间位阻基团和耐盐单体,控制交联位点的密度和分布,匹配耐高温交联构型,优化聚合物分子量及支化结构,解决超高盐条件下聚合物的水解问题和耐剪切能力弱的问题。面对非常规储层复杂多变的孔隙润湿性,团队通过分子嵌段设计研制出具有分支结构的复合表面活性剂渗吸剂,针对岩石表面矿物成分与孔隙结构复杂的特征,调整其亲水亲油特性,显著提高压裂液在微小孔隙中的渗透效率。研发复合有机锆交联剂体系,使聚合物溶液形成网状结构,在高温下保持压裂液的黏稠度不下降。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该交联体系在200摄氏度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的交联结构,实现了体系性能的调控。
应用价值
经过两年半集中攻关,团队成功研发出耐温180~200摄氏度、抗盐25万毫克/升矿化度的降阻剂聚合物;研发耐温180摄氏度、抗盐25万毫克/升矿化度的渗吸剂体系;整体研发形成耐温抗盐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体系研发均由实验室小试到中试放大,所有关键原材料均已实现国产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25年3月,该技术在江苏油田永106-2井成功试验,压后日产油达到21.6吨,增产显著。
点 评
这次联合攻关通过上下游紧密协作,体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优势,我们不仅突破了极端条件下的材料瓶颈,构建了一套技术领先的压裂液技术体系,更重要的是实现了降阻剂聚合物从理论创新到现场应用的高效转化。
——北京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项目技术首席 伊 卓
这套新体系在现场应用表现出色,性能稳定,整体施工顺利,产油效果超出预期,为今后开发复杂储层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江苏油田工程院副院长 黄晓凯

-
物探院PSTM软件全面实现国产化适配!助力完成勘探生产2025-09-11
-
戴厚良会见柴立元院士!中国石油与天津大学继续深化全面合作2025-09-11
-
日产900万立方米!中石油煤层气公司煤岩气日产量创历史新高!2025-09-11
-
中石油:煤层气公司煤岩气日产量创新高2025-09-10
-
油气重大突破!2025-09-10
-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2025-09-10
- 2025-07-09
- 焦点:《关于2025年度AI赋能非常规油气挑战赛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5-06-04
- 焦点:《关于开展2025年度ECF能源技术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4-07-11
- 涪陵页岩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