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量囤积原油引起外媒热议:购入量远超实际需求|ECF周报

2025-09-20 浏览:7

来源:ECF

ECF国际页岩气论坛编者按:欢迎阅读《ECF国际页岩气周报(2025年9月20日)》。本期重点聚焦三大动向:
• 中国大量囤积原油引起外媒热议:购入量远超实际需求
• OPEC+与美洲产油国开始激烈争夺市场份额
• 哈利伯顿验证现有油气井技术地下储氢可行性。
感谢关注,敬请期待下期内容。

贝克休斯:美国钻井与压裂作业增长

贝克休斯公司(BKR)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当周,美国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数上涨。其中:

  • 石油钻井平台数增加2台至416台;
  • 天然气钻井平台数保持不变;
  • 其他平台数保持不变。
    同时,活跃压裂车队数量增加5个至169个。

本周美国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数增长,石油钻井平台连续三周增长,天然气钻井平台在连续五周减少后暂时趋于稳定,压裂车队数量连续两周增长,目前已经达到近两月的最高点。


图片1.png

图:美国钻井平台数、活跃压裂车队数


二、国际能源事件


1哈里伯顿验证现有油气井技术可用于地下储存氢气

哈里伯顿最新白皮书显示,油气行业现有完井技术可在地下盐穴中安全储氢,显著降低早期项目的成本与复杂性。研究基于荷兰一项试点计划,在1290米深井中进行氮气与氢气测试,结果显示完井组件在高压高温纯氢环境下连续11个月无泄漏,材料也未出现氢脆。报告认为,这首次验证了利用油气技术开展地下纯氢储存的可行性,为荷兰及其他国家制定标准和扩展储氢基础设施提供数据,但仍需进一步验证其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


2、日本电力公司巨头拟17亿美元收购美国页岩气资产
据路透社报道,日本最大电力公司JERA正与美国页岩气生产商GEP Haynesville II谈判,以约17亿美元收购其海恩斯维尔盆地页岩气资产,这将是JERA首次直接进入上游生产环节。此举旨在强化供应链控制,应对未来数据中心用电带来的天然气需求增长。交易若成,将使JERA在美国上游市场的影响力提升,并与其在阿拉斯加LNG项目形成呼应,也呼应美日新贸易协议下日本每年自美进口70亿美元能源的承诺。


3、OPEC+与美洲产油国开始激烈争夺市场份额

据《福布斯》报道,自解除减产协议后OPEC+今年持续增产,9月起产能已达到166万桶/日产能,令总产量突破4300万桶/日。与此同时,美国产量维持在1300万桶/日以上,巴西、加拿大、圭亚那和挪威等国也在加速扩产,非OPEC供应今年或增140万桶/日。《福布斯》分析指出,这是OPEC+与美洲等产油国的新一轮市场份额争夺的表现。

但考虑到2014年OPEC+在与美国争夺市场份额损失惨重的前车之鉴下,《福布斯》并未对本次OPEC+的份额争夺结果寄以太大期望。




三、行业未来趋势
     
1、外网热议:中国正在秘密囤积囤油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今年已花费约100亿美元超量购入逾1.5亿桶石油,远超实际需求。国际能源署估计目前中国已经吸收了全球新增库存的九成以上,专家认为在国际油价持续维持低位的情况下,中国的储油能力持续扩容导致了中国囤积了远超实际需求的原油,但是否涉及其他战略储备与地缘政治考量暂未可知。目前外界认为只要油价持续维持低位,中国将继续超额进口并积累库存,且将进一步成为2026年全球石油市场的关键因素,目前外界已对中国的囤油现状已产生一定恐慌。


2、特朗普能源战略陷入低油价困境
尽管特朗普上任后放松化石燃料监管、开放钻探并推行巨额减税,意图重塑“美国能源主导”,却遭遇油价持续下跌。目前油价已跌近20%至62美元/桶,低于多数美企盈亏线,预计2026年或降至51美元/桶。雪佛龙、康菲和哈里伯顿相继裁员缩支,行业扩张停滞。沙特等OPEC低成本产油国仍可盈利,美国则陷入“价低伤产”的政策悖论。专家指出,美国石油产业正受困于供过于求与新能源崛起,特朗普的能源战略难掩无力。


版权声明:稿件为ECF国际页岩气论坛(www.energychinaforum.com)负责编译,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ECF    新闻时间:2025-09-20

返回列表
回顶部
留言

请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公司名称*
反馈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