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水昌院士我国煤岩气发展最新问题报告发布!

2025-10-17 浏览:63

来源:立方石油

2025年10月11日至12日,第三届煤地质学学科与煤系资源研究前沿学术论坛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办。

中国工程院王双明院士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赵存良教授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常象春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技术发展院院长、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严德天教授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金毅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院长申建教授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院长武元鹏教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所所长赵群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孟尚志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王宇红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毕彩芹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宁树正中国科学院大学侯泉林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庄新国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曹代勇教授、邵龙义教授、刘淑琴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桑树勋教授、吴财芳教授河南理工大学苏现波教授200余名来自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在现场参会。

本次大会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协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油立方(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

中国工程院王双明院士《对煤炭绿色低碳开发的思考》报告中表示,在“双碳”背景下,煤炭仍具战略地位,需立足我国“以煤为主”国情,走清洁高效、绿色低碳之路。他提出通过减损开采、固废充填、CO₂地质封存“三维协同”,把采煤过程形成的地下空间、固废资源属性与CO₂化学活性结合起来,实现采煤—固废处置—碳封存一体化,为煤炭行业转型和能源安全提供新路径。

1760680825422024650.jpg

中国科学院张水昌院士(张斌代讲)就《煤岩气发展现状与科学问题》主题发表主旨报告。他指出,煤岩气是我国非常规天然气新类型,资源量约35万亿方,具备年产300亿方潜力,是未来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资源。煤岩气勘探开发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在许多方面面临一系列理论与技术挑战,需要加强油气—煤炭跨行业攻关,尽快实现规模上产,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接替资源。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院长/国家杰青姚艳斌主持。大会上午主旨报告环节由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赵存良和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金毅主持。

此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院长/国家杰青姚艳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技术发展院院长/家高层次领军人才严德天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申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许娜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常象春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院长武元鹏别就《深部煤储层流体作用与煤层气富集产出机理研究新进展》《华南二叠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有机质富集机制》《深部煤层气成藏-成储进展与思考》《AI赋能煤地质学:从显微组分识别到关键金属赋存》《基于有机质分子结构和有机相的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深部煤层气压裂用功能材料的探索研究》主题发表了精彩汇报。大会主论坛下午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副院长许浩和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吴财芳主持。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所所长赵群,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毕彩芹,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宁树正,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孟尚志,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桑树勋,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侯泉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曹代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邵龙义,河南理工大学教授苏现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刘淑琴共13位专家学者发表精彩报告。

本次大会围绕煤地质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煤系气地质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煤系共、伴生矿产成矿地质理论、煤层气生物工程理论与技术、煤炭地下气化与清洁利用、碳封存地质理论与技术共七主题设立了学术分论坛。1012日,七个分论坛共进行了100余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各位专家的报告兼具思想深度与前沿视野,现场学术讨论氛围热烈,内容涵盖研究成果、技术应用、理论意义等多方面,为学科交叉融合与技术协同进步带来了重要启发。

1012日下午举行大会闭幕式,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院长/国家杰青姚艳斌主持。闭幕式上对优秀报告进行了表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副院长许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邵龙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刘淑琴获奖代表颁奖,许浩院长勉励青年科技工作者继续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战略。

1760680839228088412.jpg

第四届“煤地质学学科与煤系资源研究前沿”学术论坛将由中国矿业大学在江苏徐州举办,闭幕式上进行了交接仪式,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申建致辞。

1760680852267099263.jpg

本次论坛作为煤地质学与煤系资源领域的一次高水平学术盛会,不仅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也为跨学科合作与技术创新搭建了重要平台。与会专家围绕双碳目标下的煤炭绿色开发、深部煤层气勘探、人工智能应用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为推动能源转型与行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注入了新动能。期待在下一届论坛中,涌现更多创新理念与技术突破,共同助力我国能源事业迈向更加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未来。



版权声明:稿件为ECF国际页岩气论坛(www.energychinaforum.com)负责编译,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新闻时间:2025-10-17

返回列表
回顶部
留言

请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公司名称*
反馈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