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0000米!我国深地能源勘探新纪录!

2025-10-19 浏览:29

来源:金正能源

10月15日9时16分,中国石油深地川科1井钻探深度突破10000米,创下我国深地能源勘探新纪录。

这口位于四川广元市剑阁县的地质探井,已成功钻穿23套地层,深入5.4亿年前的震旦系地层,首次踏入四川盆地深部“无人区”,标志着我国在地球深部能源探索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10175.jpg

深入地下无人区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垂深超过9000米的井已属特深井范畴。深地川科1井作为科学探索井,最初其首要目标是破解扬子克拉通西北缘构造-沉积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建立四川盆地万米超深层天然气成藏理论。

自2023年7月开钻以来持续向地心挺进,深地川科1井所处区域7000米以下即进入未知地层,钻探工作犹如“开盲盒”,每一步都充满不确定性。

但是令人振奋的是,从地下9500多米深处取出的震旦系岩心分析结果显示“有孔、有洞、有缝隙,储层发育良好”,这一结论彻底颠覆了传统地质认识。

传统观点认为8000米以下地层高温高压难以成藏,是油气勘探的禁区。而如今的发现证实了四川盆地在接近万米的深层仍具备优越的储集条件,开辟了油气勘探全新领域。

七大世界级难题

深地川科1井有7项工程指标的难度为世界第一,这使其成为全球钻井难度最高的特深井。井下超过200摄氏度高温,地层压力超过130兆帕。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曾这样类比超深层油气勘探:“在8000米以深的超深层寻找油气,就好比站在珠穆朗玛峰顶,要看清雅鲁藏布江上的游船。”

此井面临着10套压力系统的复杂挑战,相比其他超深井的2-3套压力系统,钻井环境变化多端,井喷井漏风险大大增加。每向下钻进一米,难度都呈指数级增长。

创新技术

面对超深、超大井眼尺寸、超高温、超高压等挑战,中国石油迭代升级特深层钻井技术,攻克高效破岩、钻具安全、井控安全等世界级难题。

科研团队成功研制15000米智能钻机、随钻测量仪器、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等10余项技术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大通径全电驱精细控压钻井系统”等自主研发高端技术装备,近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标志着中国石油自研高端技术装备再获国家层面权威认证。

装备国产化率大幅提升至90%以上,初步形成深地工程钻完井技术图谱,显著提升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国际竞争力。

能源战略新篇章

“实施万米深地探索工程,是比肩探月工程的‘国之重器’,事关国家科技和资源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这样评价。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量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但地质结构极其复杂。随着浅层、难度小的层系开发日趋完善,深层和超深层成为未来增储上产的重要区域。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何骁表示,取得万米突破后,深地川科1井将继续向10520米的设计井深钻进,力争形成自主可控的万米关键核心技术体系。

万米深地勘探能力正是我国端牢能源饭碗的底气。这条在黑暗中不断求索之路的另一端,赫然伫立着一个资源勘探强国。



版权声明:稿件为ECF国际页岩气论坛(www.energychinaforum.com)负责编译,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新闻时间:2025-10-19

返回列表
回顶部
留言

请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公司名称*
反馈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