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首次应用“柔性”管线压裂实现提速提效

2025-11-05 浏览:36

来源:青海油田


近日,在青海油田风西致密油区块的压裂现场,一条大通径、可弯曲、耐高压的全金属软管取代了以往多根僵直铁管组建的高压管汇,成为施工提速的关键。这是青海油田首次应用大通径耐高压软管技术体系,成功将地面流程搭建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8小时,有效推动了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开发迈入“柔性管线+高效改造”新阶段。

风西区块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的戈壁腹地,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冬季严寒,气温可低至零下20摄氏度,夏季高温时可达35摄氏度,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在这片“生命禁区”开展压裂作业,不仅要应对极端气候条件,还面临储层埋藏深、物性差等世界性地质难题。

据了解,以往采用的刚性管汇系统,要像现场拼装乐高积木一般逐段连接36至50件高压管件,仅铺设过程就耗时两日。此外,螺栓接头在高压脉冲作用下易发生刺漏,成为制约施工效率的主要瓶颈。为有效破解难题,采油四厂成功引入并优化了大通径耐高压软管技术。技术人员介绍,该软管采用三层复合结构,内衬防腐层可抵御压裂液强酸添加剂侵蚀,中层以超高强度钢丝缠绕,承压能力突破100兆帕,较传统管汇提升15%。外层则是特种耐磨橡胶,可以抵御戈壁碎石的冲击与紫外线老化。这种特殊设计结构为柔性管线在严峻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柔性管线带来的效率提升更加突出。通过快速接头技术,原先需要数十小时紧固螺栓的繁重流程,如今可实现即连即用,地面连接效率提升80%,同时显著降低了作业强度与泄漏风险。

下一步,青海油田将扩大该技术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的应用,为油田的效益建产提供重要支撑。




版权声明:稿件为ECF国际页岩气论坛(www.energychinaforum.com)负责编译,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文稿|张文娟 林建伟 图片|林建伟    新闻时间:2025-11-05

返回列表
回顶部
留言

请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公司名称*
反馈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