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簇单缝超密切割!中石油特低渗致密气压裂工艺取得新突破
2025年,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上产500亿、致密气上产50亿的大背景下,工程技术研究院围绕盆地特低渗致密气藏高效开发,开展了储层改造技术攻关研究,形成的“单簇单缝超密切割”压裂技术助力公司致密气勘探开发取得新突破。
在技术攻关前,特低渗区块致密气井平均产量较金秋、简阳等主力区块低近20%。其根本原因在于,特低渗储层物性条件极差(渗透率<0.2mD,孔隙度<8%),加之“厚砂薄储”及基质供给能力弱的地质特征,共同导致单一水力裂缝动用程度低,且常规多缝压裂工艺在此收效甚微。

针对致密气藏单簇裂缝控制范围有限、储量动用不充分的开发难题,压裂酸化研究所技术人员紧扣“多簇均匀布缝提效”核心方向,系统阐明通过加密裂缝条数、细化分簇间距实现低渗储层深度动用的技术机理。依托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模拟软件,构建涵盖地应力场、岩石力学各向异性及射孔孔眼摩阻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针对性开展不同段簇参数组合下的动态裂缝扩展与产能模拟。

基于研究结果创新实施“增簇数+减簇间距”的“单簇单缝超密切割”压裂技术,通过孔眼能量再分配重构井周应力场,促进多簇裂缝均匀扩展,使裂缝沿井筒展布均匀度提升40%以上。通过应用“单簇单缝超密切割”压裂技术,不仅增加了特低渗致密气井单段改造体积,更使单井储量动用系数得以提升,从而实现了对不同区域致密气藏的精准、高效开发目标。

在西南油气田冲刺上产500亿的关键期,“单簇单缝超密切割”压裂技术成效凸显。该技术破解了特低渗致密气藏动用难、单井贡献低的难题,有效提高了井均测试产量,目前已在特低渗致密气区块应用,为致密气50亿方上产筑牢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成为工程技术研究院驱动盆地高效开发的创新实践。

版权声明:稿件为ECF国际页岩气论坛(www.energychinaforum.com)负责编译,未经许可不可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
辽河油田牵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京启动!2025-11-26
-
3个首创!吐哈油田气举技术开启油气增产“密钥”2025-11-26
-
杰瑞最新技术开启我国压裂行业新时代2025-11-25
-
我国油气勘探领域重大战略合作协议签订!2025-11-25
-
告别“支撑剂”!我国煤岩气压裂技术迎来革命性突破2025-11-25
-
煤岩气勘探开发实现世界级突破!“十四五”硬核成果!2025-11-24
- 2025-07-09
- 焦点:《关于2025年度AI赋能非常规油气挑战赛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5-06-04
- 焦点:《关于开展2025年度ECF能源技术创新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 2024-07-11
- 涪陵页岩气观察


